北京:副中心三大建筑外立面年内亮相

2021-12-01 17:52:57

  副中心三大建筑外立面年内亮相

  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是副中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将具备开放条件

  本报讯(记者 武文娟)昨天虽天气寒冷,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建设现场却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外立面亮相,2022年年底将基本完工,2023年将具备开放条件。

  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、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,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三大建筑坐落于城市绿心西北部,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,是城市副中心“一带、一轴、两环、一心”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,占地约70公顷,总建筑规模约60万平方米。

  其中,城市副中心剧院又名“文化粮仓”,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,建筑面积约12.53万平方米,包括歌剧院、音乐厅和戏剧院及室外剧场,总座位数约5500个。项目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,集演艺演出、艺术创作、文化教育、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,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。

 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又名“森林书苑”,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“赤印”和银杏树叶片,建筑面积约7.5万平方米,设有古籍文献馆、艺术文献馆、少儿馆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、开架阅览区、立体书库、报告厅等功能分区,日接待能力为5000至8000人次。项目定位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,集知识传播、城市智库、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,将森林景观与图书阅览区融为一体,形成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。

  大运河博物馆又名“运河之舟”,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、帆、水三个元素,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,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。项目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,集收藏保管、开放式展陈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教育、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。“大运河博物馆对于隔震要求比较高,因此在建设过程中,采用新的隔震技术,用上‘隔震垫’,以此增强防震效果。”陈宏达说。

  此外,陈宏达还介绍,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建筑规模约30.4万平方米(含轨道交通预留工程,约4.9万平方米),集购物消费、餐饮服务、文创交流、亲子娱乐、共享停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,可满足市民游客一站式购物服务需求。

  目前,博物馆、剧院、图书馆已分别于2021年4月20日、4月30日、6月8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,目前正全力推进三大建筑外立面工程,预计于2021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,2022年年底工程基本完工,2023年年底前力争具备开放条件。

  摄影/本报记者 黑建军

  视频/本报记者 郭谦 常伟琦 【编辑:房家梁】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猜你喜欢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中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